-
索引号:
2023/00042754
-
主题分类:
规划、国资、统计、物价
-
发布机构:
海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-
发文日期:
2023-11-25
-
名称:
海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中国式现代化海兴篇章临港产业强县建设行动方案》的通知
- 主题词:
-
文号:
海政办字〔2023〕46号
海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中国式现代化海兴篇章临港产业强县建设行动方案》的通知
海政办字〔2023〕46号
海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关于印发《中国式现代化海兴篇章临港
产业强县建设行动方案》的通知
各乡镇人民政府、农场,开发区管委会,县政府有关部门,有关单位:
《中国式现代化海兴篇章临港产业强县建设行动方案》已经县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,现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,认真组织实施。
海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2023年11月9日
中国式现代化海兴篇章临港产业强县
建设行动方案
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重大工作部署,发挥临港产业优势,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县,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兴新篇章,特制定本行动计划。
一、行动目标
到2025年,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亿元,外贸进出口完成2.1亿元。
到2035年,海兴县将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,全县经济实力大幅跃升,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;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,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;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,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,基本建成天蓝、地绿、水秀的美丽海兴;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、高效联动,沿海经济带发展实现新突破,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;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,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,人民生活更加美好。
二、重点任务
(一)着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
1.大力发展沿海临港经济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,加强与渤海新区产业项目对接,力争在沿海经济产业发展中迅速崛起。借势港口发展,积极推进蓝城小镇项目建设;立足现有原盐产业,谋划推进东部临港物流园项目;利用现有水域和产业基础,大力发展水产养殖,不断加大养殖面积,增加水产品养殖种类;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,2023年,加快镪瀚科技、恒景储能、澳舜新能源汽车配件等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,完成厂房主体、设备安装,争取尽快投产达效。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,重点推进美得生物、凯洪化工、新荣宏科技等项目,形成原料与产品互补的精细化工产业链。(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、盐业公司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、开发区)
2.持续强化稳外资稳外贸。实施外贸综合实力提升工程,全面落实“惠企”政策,主动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,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。继续发挥装备制造、精细化工等产业出口优势,扩大产品出口份额,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,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。做大做强跨境电商,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,培植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。2023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.89亿元。(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、开发区)
(二)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壮大
3.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质量。聚焦体育器材、鱼子鱼粉、盐业等传统产业,实施骨干企业提质、中小企业成长“两大工程”,促进产业提质增效、做大做强做优。2023年,实施品牌带动战略,引导骨干企业制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规划,推动有条件的体育器材企业向开发区和县城工业园区集聚,壮大规模。对现有鱼子鱼粉加工企业进行规范管理,推动鱼子鱼粉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,加大研发力度,提升鱼子鱼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。支持原盐企业开发研制和引进新型加工技术,加快冀衡佰康、一诺化工等精细化工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建设,推动原盐产业发展。加大对服装企业扶持力度,推动企业由贴牌生产向创造自有品牌转变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县市场监管局、盐业公司等相关单位,各乡镇场、开发区〕
4.培育壮大创新主体。以诚铸机械、北方精艺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益奥特体育、宏康体育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带动,不断加大宣传扶持力度,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。2023年,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量工程,支持现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,上项目、搞技改,申报“工业强基”“省千项技改项目库”等,争取更多国家、省、市级专项资金支持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、开发区〕
5.强化科技创新引领。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,突出应用创新,强化原始创新,加大支持力度,全面提升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前沿性领域科技硬实力,努力抢占市场制高点。2023年,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与推广,推动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,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深化海兴体育器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高等院校合作,提高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转移、转化、承载和配套能力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、县社会事务局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、开发区〕
(三)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
6.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。2023年,重点抓好兴运物流项目建设,争取启动临港物流园区建设,着力引进一批临港物流项目,实现与港口产业对接。积极整合县域内快递物流和商贸物流资源,争取建设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,加快构筑以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。延伸物流产业链条,扎实推进海兴凯丰房地产公司3万平米商业步行街项目开工建设、加快惠全房地产公司尚都星购物广场项目主体工程,争取2025年全面营业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住建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,开发区、苏基镇、香坊乡〕
7.加速发展金融保险业。积极引进银行、保险等金融机构,支持现有金融机构优化网点布局,建立主体多元的金融市场体系。加快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,拓宽保险服务领域,提升保险保障服务水平,推动保险业健康发展。2023年,重点做好金融风险、债务风险防控工作,确保不出问题。〔牵头单位:县金融办;责任单位:人行、各金融机构〕
8.探索发展会展经济。借助旱碱麦、海兴碱梨等特色农业产业,培育本土会展,策划举办农民丰收节、农产品展览会等展会。积极参加推广“网上会展”等新型业态,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、体博会以及各类专业展会,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模式。2023年,组织参加各类会展10次以上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县农业农村局、县市场监管局、县社会事务局、县文广旅局等相关部门〕
9.培育发展文旅业。挖掘红色文化、非遗传承等特色资源,讲好海兴故事。2023年,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。打造小山火山遗迹地质公园片区和帝师故里,加快领先萌宠小镇休闲健身等项目建设,完善县农场、粮心生态园、杨老帽农庄等基础设施,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“景区化”步伐。〔牵头单位:县文广旅局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〕
(四)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
10.强力推进清洁能源。全力做好地方协调服务工作,推动海兴核电项目顺利进行。重点推进国电银河海兴新能源有限公司258MW渔光互补光伏二期发电项目并网发电,海兴尚电70MW农光互补光伏储备项目、海兴乾兴50MW风电储备项目取得上级批复,国家电投200MW独立储能项目、河北建投海兴中兴200MW节地增容综合实验示范风电项目开工建设;上海远景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完成一期建设,国电投储能项目开工。到2025年,全县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50万千瓦;到2030年,全县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突破300万千瓦。〔牵头部门:县委办、县政府办;责任部门:人大办、政协办、发改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,香坊乡人民政府〕
11.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推进“千项技改”工程,优化产品结构,提升产品品质,不断壮大装备制造、精细化工、体育器材等优势产业。2023年,推进环保设备、新型建筑材料、机械设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发展,加快河北瑞豪计量标准金属量具、河北筑诚拉锁式新型墙体、沧州澳舜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设,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基地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、开发区〕
(五)提升园区承载力,加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
12.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。按照“一区五园”的发展思路,继续加大投资力度,优化提升功能布局,实现错位互补、竞相发展。坚持把园区作为项目集聚、产业提升的主战场,不断扩大开发、优化服务,努力打造投资创业的海兴洼地。2023年,完成开发区水厂、创业孵化基地及科创基地、危化停车场建设,谋划建设轻资产产业园;完成县城工业集聚区道路和污水收集工程建设;实施县农场供水水厂项目。推进园区效能改革,实现项目集中集约集聚发展。〔牵头单位:开发区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〕
13.全面推进专业精准招商。充分发挥四支驻外招商队伍和39名招商大使作用,瞄准央企、民企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,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商会招商,下大力度引进一批投资较大、带动力强、关联度高的项目,持续扩大项目储备。充分利用海兴籍在外资源,强化联络沟通,及时捕捉重要投资信息,精准组织推介和对接,促进经贸对外合作,吸引更多客商来海兴投资创业,全面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。2023年,争取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各乡镇场、开发区〕
14.积极扩大有效投资。滚动实施重大项目,建立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包联、谋划储备、要素协调、集中开工等工作长效机制,加快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,形成“投产一批、在建一批、新开一批、储备一批”的良性循环。2023年,安排实施超5000万元以上项目71个,计划完成投资16.5亿元。加快推进“两新一重”项目建设。超前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,全面实现5G基站深度覆盖。支持服务推进津潍高铁、鲁北支线、荣乌高速拓宽、石衡沧港、邯港高速、G228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积极推进南北绕城项目,进一步优化海兴县路网格局。谋划实施一批社会民生“补短板”项目,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,实施县农场水厂建设和县农场、香坊两条供水管线建设。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市场扩大投资,全面释放投资潜能,形成政府与市场发展合力,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。〔牵头单位:县发改局;责任单位:县交通局、县教育局、县住建局、县水务局、县行政审批局、县文广旅局等相关单位,各乡镇场、开发区〕
三、 推进措施
(一)提高政治站位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临港经济重要性、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,深入企业实地调研,全面掌握企业、产业发展情况,因地制宜找准突破路径,推动各项任务目标落地、实施、完成。
(二)加强协调服务。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,加快推进荣乌高速改扩建、鲁北支线、津潍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千方百计抓落地、促开工、保投产,有效促进临港经济发展。
(三)压紧压实责任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,倒排工期,全力推进。同时,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,稳步快速推进各项任务完成。